top of page
02.jpg

反思 / RELINK __

#失落空間更新  #鄰避轉迎毗設施

 

#區域整合活化 #空間屬性重置

#廢用地轉型

燒却場:燼之沉浸

沉浸場

SITE_

龍口町塵芥燒却場

TEACHER_

沈冠廷 老師

STUDENT_

簡于庭

劉芝語

ISSUE

「在城市中,大量且單一用途的空間有一個共同特質:它們形成邊界,製造破壞性,讓人在都市土地利用上產生斷裂。」——失落空間

 

失落空間在城市中形成邊界裂縫,這些空間裂縫成為城市廢用地。因空間存在於城市與居民間的屬性模糊,難以界定,導致土地喪失其空間價值。我們進而探討失落空間中因應社會公共利益而形成的特定空間。這些空間與設施建構著我們社會基礎,擁有高度空間利用度與屬性強度,但因人們對這些空間的生活滿意度與需求度低落,及設施某種程度的破壞性,我們視為鄰避空間。隨著社會進步更新,特定空間的汰換喪失了其空間利用度,而這遺落下的空間,其價值是否能夠更新重現呢?

03.jpg

SITE

基地位於臺北市中正區,位於和平西路二段與汀洲路一段之街廓,現址為臺北市中正區和平西路二段104巷,舊地目為龍口町5丁目6番地,古蹟命名為龍口町塵芥燒却場,為日治時期之工業遺址,目前為臺北市市定古蹟,為廢棄閒置狀態。燒却場鄰近許多文教設施諸如植物園,歷史博物館,藝術教育館等,並在附近有國中小鄰近,擁有豐富的文教設施分布於北向;而南向因基地本身失落型態阻擋北向南擴散發展,南北發展差異大,形成邊界斷層;但燒却場本身具有工業古蹟之文史價值,並在未來捷運線規畫中,燒却場位於未來捷運萬大線植物園站通行的精華地,基地本身具有人群需求之迎毗潛力。

04.jpg

塵芥燒却場,塵土與草芥,即是垃圾之意;燒却場即是焚化爐。臺北市役所於1932-1933年規劃興建完成,當時為解決天候影響 達成全市垃圾處理量之需求是當時臺北市公共衛生建設之重要指標,亦是垃圾掩埋進入垃圾焚化時代的里程碑。日治時期興建三處大型垃圾焚化廠中 目前僅存之一處。燒却場採用當時之專利─「岩本式燒卻爐」:是「一爐」的組成稱為一爐三床(火床),共有四爐。以耐火磚砌成拱形後方連結共同煙道與煙囪。

05.jpg
07.jpg
06.jpg

焚化爐內部上方為拱型,設有垃圾投遞口,內部使用「三石耐火煉瓦」。爐前設有鋼筋混凝土造垃圾傾倒台連接斜坡車道,垃圾直接載運至上方投遞口傾倒。目前爐內部早已被清除打通,過去可能有一段時間被民居違法佔用作為家用空間或倉庫。

08.jpg

透過分析與調查,龍口町塵芥燒却場和現今社會,以及周邊居民的關係與困境需要去做更新解決…

09.jpg
10.jpg
11.jpg

而我們也對古蹟的更新提出設計提案:我們不想去抹滅古蹟本身的歷史紋理,於是我們將燒却場作為設計起點。我們分析古蹟原始角色與人群的互動性低落,期望透過古蹟與人群的觸發互動,讓人們對古蹟產生印象的初始轉變。並更新舊有的空間屬性,置入新屬性。燒却場一改以往封閉性與距離感,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融入人群生活。而當古蹟開放與屬性更新,人們對於此空間開始有所需求,漸漸地會成為人群於生活中停留與經過之場所。

在靠近和平西路二段處,為基地主要與北向接觸的窗口,但現今則被一排違建的商家阻擋。我們希望在不影響古蹟附近之商業機能情況下,將原始商店座古蹟內移安置,拆除違建,讓燒却場能夠擁有一個寬敞的窗口,向北向打開,串聯區域的機能與周邊的人群。

12.jpg
13.jpg
13-1
14.jpg
16.jpg
15.jpg

燒却場本身空間屬性並非人之使用空間,我們希望置入新的加蓋空間,更新燒却場原始屬性,帶入人群與生活軌跡,使古蹟能夠開始和人群互動。我們在後方新建出室內空間,外部造型概念上我們沿用古蹟原始磚形塑的紋路作為歷史留存基礎,材質由封閉磚牆漸變為通透的視覺展現成長的脈絡 ,並將原有古蹟唯一與環境有所互動的投遞口元素加入,激發人新空間的探索與想像。

17.jpg
19.jpg
18.jpg

燒却場原有垃圾運送坡道給予我們的靈感!

我們期許人群與燒却場之空間互動,可以為一種便利,輕鬆自在,並健康有趣的方式去與人群互利共生,因應現今大眾運輸與個人載具的盛行,我們延伸古蹟舊有的垃圾運動坡道,圍塑一悠閒、健康的廣場平台空間,並再以緩坡道在古蹟外圍成一環景步道。人群能夠在不放棄個人載具情況下進入我們的古蹟空間,環景步道能夠遊覽古蹟的全域風光,在廣場中休憩更能與一樓的古蹟互動區作互動。

20.jpg

鄰近基地的居住公寓與燒却場形成緊密的後院關係,我們將基地以鄰避轉迎毗為目標,將廣場空間與居民居住空間做連結,不僅供外來人群做遊歷古蹟使用,也成為平常供居民運動放鬆的休憩空間。

21.jpg

而燒却場本體空間,我們去思考燒却場空間被汰換的原因來自於空間本身的不更新姓,於是我們希望以此為新屬性的空間精神,將可更新性機能置入空間:以租借,多功能,擁有高彈性與自由度去規劃空間屬性。

23.jpg
22.jpg
24.jpg

我們希望以可更新,更替與再利用的精神去規劃空間機能,於是我們規劃一租借案例:二手書店的置入,提供知識與物品的交流與更換,並規劃閱讀室提供進來的人群做交流與互動,而我們也將其中一空間設置古蹟的管理辦公室,並結合接待空間,讓平常辦公機能降低時,也可做為飲茶休憩空間,達成機能的多樣性。

25.jpg
26.jpg

室內空間不僅是人群的休憩場所,也期望社會中的小眾與次都可以擁有一片天地!

室內空間為小眾品牌販賣市集,因應台灣農業與新興品牌常有遭遇困境去建構友善透明的平台,

提供舒服、悠閒、親近的環境,並以網路銷售方式,減少運輸及倉儲空間,並且依照時令、

產品即時狀況,以每周變換的方式,改變市集內所銷售的產品,能夠吸引附近居民,也

改善產業的問題。

空間內除了展示,也提供農業方面的料理及試吃平台,以及租借型廚房,提供給周邊居民與民眾做使用,能夠更迅速,更方便的以當地新鮮食材,進行烹飪,與品牌互動。

27.jpg
28.jpg

室內空間主動線規劃於外圍,結合透明水泥磚材質的通透外觀,以及天花的開洞,引進光線形成室內光廊。

29.jpg

古蹟本體後方也留有舊有的水泥隔間,時光的洗禮下斷垣殘壁交錯,形成了有趣的古蹟空間,於是我們將此空間與室內做一個半室外的規劃,留有外部入口通道與室內連通道,人群在此空間能夠欣賞燒却場的專利建築空間,並在此空間設置一些休息的戶外座位,打破以往古蹟本身的非人屬性空間,能夠使人群與古蹟互動與共存相處。

30.jpg
31.jpg

我們將鄰近居住公寓一樓的商業店面一起與園區串連,打通整合成一廊道空間--文化廊道,面對店面口區維持原有商店,面園區向規畫為文化走廊,座位區零星規劃其中。增加通道,以透明,開放的視覺營造若隱若現的空間氛圍,吸引汀洲路一段區域的人潮,順著文化廊道不知不覺地進入古蹟區。

32.jpg

入口意象為信件投遞牆,以古蹟特有的投遞口文化作為設計發想:以往古蹟投遞口址提供垃圾的投遞,如今引入人群與之共生,投遞口投遞的將是與人群生活的痕跡與未來的無限更新性。

33.jpg

面園區向廊道一樣以租借小攤位形式,提供人群多樣性的休閒育樂,休閒座椅座落其中,一邊遊逛的同時也能停留欣賞具有復古風味的文化廊道,透過廊道的引導,最後會進入前方的古蹟本體,供人群做一場最後的燒却場空間洗禮,期望徹底翻轉舊有燒却場空間的既定印象,並將新置入的空間屬性徹底活化,真正融入人群與區域生活圈,縫補上長久以來的邊界斷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