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圖1-眺望圖.png

尋覓 / Explore __

#未來 #構築 #解構 #數位

#參數式設計

擬態自然的共構

複接式懸垂⾯面構築-Aqua Pavilion

SITE_

新北_五股溼地北端河口

TEACHER_

謝淳鈺 老師

STUDENT_

江汪家興

張詠喆

圖2-平面圖-全區.png

藉離散化模組單元組構不同尺度之空間,並探討設計演進⾄至構築的過程。

「建造或是構築的過程本身就可以被視為設計者解讀與重構自然秩序的設計思考與實踐活動,而建築『形式』的結果,則是與自然秩序建立獨特功能與美學的各種關係呈現。」

          ──《重構自然-數位構築方法下的建築新詩性》

圖4-透視圖-椅子.png
圖3-透視圖-橋.png

五股溼地北端河口處,位處二重疏洪道淤泥形成的陸地與淡水河交界,環境間形塑彼此交互作用與影響的狀態,基地北通淡水河,南接五股溼地,有著豐富的生態樣貌。我們以自身為新北市人熟悉該基地的狀況下,採樣調查並研究,用輕巧的手法,讓市民發現除了人造規劃外,基地北端的五股溼地是極其美麗與重要。因此選擇濕地最北端尚未被開發的河口作為設計基礎,期望將親水與認識環境作 為目標,進而達到敬畏與珍惜的目的——期望能將未來設計對應至相似物理條件之場域,試著尋找著我們回應自然的構築型態。

圖5-透視圖-水域.png
圖8-立面圖2.png
圖6-立面圖1.png
圖7-模型1.jpg

透過增加實際基地之環境因子,能將數位模型半實體化,基地的限制 與優勢能使發散的思考收斂至正確的尺度,使設計發展能更進一步。 利用各式不同角度進行設計發展與修正,將 設計視為一整體而非二維平面,如此之方式 能強化設計介入基地的完整性、以及在空間 體驗中較不容易出現碎化的空間。 尺度的共構關係就同蜘蛛網需考慮風與光之餘強度與隱密,我們根據人、自然場域的使用關係而生成:栱橋造型、複合式自行車架與坐躺椅、以及我們主要結構量體Pavilion。

圖9-1_1模型圖.png
圖10-學習過程圖.png

回顧《建築十書》當中所提的「太初棚架」(The Primative Hut),謬思女神一手拿著尺規,一手指著對向的從樹木取材所構成的第一個建築體,這個意象述說建築應該回到原初的本質(Nature)去思考,隨著上個世紀末人類的第三波革命:資訊革命,電腦運算與網路工具的普及,並且透過視覺化、參數化、數據分析、乃至於更新穎的人工智慧、5G網路發展……,我們認為當今設計師受到這革命而所衝擊之下,手上所掌握的「尺規」即是「數位工具」的運用,希冀以數位設計的方式去執行本次的畢業專題

圖11-模型圖.jpg
圖13-模型圖.jpg
圖12-模型圖.jpg

人類對建築於不同時代的自然觀,皆有不同的看法,縱覽古今而看分為四大階段與代表作品為以下:

1.擬仿性的形象自然:希臘與羅馬柱式對自然的擬仿

2.寰宇性的抽象自然:康丁斯基《即興》、包浩斯、倫敦Regent公園動物園企鵝館

3.場所性的有機自然:萊特有機建築、隈研吾擁抱材料的構築

4.共構性的數位自然:伊東豐雄流動體建築、AA建築聯盟數位運算與形構方法

如今我們正處於「共構性的數位自然」時代階段,這逐漸成為當今的設計顯學

bottom of page